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庙号是皇帝死后才有的名号。有些古装剧让皇帝活着就知道了自己的庙号,这也是很多历史爱好者经常吐槽批评的问题。但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一个皇帝活着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的庙号。他就是三国曹魏的魏烈祖明帝曹睿。
黄初七年(226年),曹魏文帝曹丕病逝,其子曹睿继位,是为曹魏明帝。曹睿在位时期对内改革官制,对外阻挡季汉和东吴的进攻。等到诸葛武侯薨逝后,曹魏的外部压力大幅减轻,曹睿也就带领曹魏走上了巅峰。曹魏名臣刘晔甚至评价曹睿是“秦始皇、汉孝武之俦”。
景初元年(237年),曹魏的有关部门向曹睿递交了一个报告:“武皇帝拨乱反正,为魏太祖,乐用武始之舞。文皇帝应天受命,为魏高祖,乐用咸熙之舞。帝制作兴治,为魏烈祖,乐用章斌之舞。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馀四庙,亲尽迭毁,如周后稷、文、武庙祧之制”。
通俗地讲,曹魏有关部门的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对曹魏的历史进行一次盖棺论定,特别是要将曹操和曹丕的庙号确定下来。但这份报告的问题是:给还活着的曹睿也上了庙号(魏烈祖),甚至准备给活皇帝立庙祭祀。更诡异的是,曹睿竟然批准了这份咒自己早死的报告。
正因如此,曹睿活着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庙号是魏烈祖,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活着就有庙号的皇帝。对于曹睿的庙号问题,东晋学者孙盛的评价是:“未有当年而逆制祖宗,未终而豫自尊显。昔华乐以厚敛致讥,周人以豫凶违礼,魏之群司,於是乎失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