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习视察南阳。他首先来到中医祖庭——医圣祠参观,随后又调研了南阳的艾草企业。他强调:“发展艾草制品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就近解决就业。我们一方面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也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这,既是对中医药以及南阳艾草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也是对南阳艾草产业发展的期望和要求。那么,南阳艾草产业该如何发展,才能不负使命,实现艾产业的振兴与出彩?记者为此采访了南阳宛艾产业协会会长韦跃之。
韦跃之说,之所以那么看重艾草产业,是因为它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产业之一,而艾草的品质疗效,宛艾更是其中翘楚。
韦跃之介绍说,艾的根茎叶草含有挥发油、黄酮、微量元素、苯丙素类、三萜类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可以制艾条灸用。《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药众多经典著作中,对艾以及艾灸的作用均有记载,并着力推广。中国民间端午节常以艾草挂于门前,与其说是为了辟邪、驱虫、招福,不如说是对艾给人带来的健康平安的感激。
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地处北纬32°17~33°48,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沿南北气候带中心南北各400公里是艾草的适生区,南阳正处在这一适生区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非常适合优质野生艾草的生长。这种适宜的气候,形成了宛艾独有的品质和疗效。在丘陵坡地广阔的桐柏、淅川、西峡、内乡、唐河、方城等县区,野生艾草年开发量约50万吨,人工种植面积近30万亩,超过10万的农民参与其中,是全国优质艾草最大的收购集散地和艾产品加工基地。
连续四届由南阳宛艾产业协会策划并承办的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吸引来自全国的数千名中医药行业协会、中医药从业者、国际艾草采购商、艾草研究专家、世界灸法著名学者、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及200多家艾草种植企业、艾制品生产企业、艾草技术研究单位、医学医疗健康养生机构的参与。大会成功传递了南阳在艾草产业发展领域里的先天优势和产业体量,为全球艾产业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极大地推动了艾产业国际化发展,为南阳艾草产业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宣传基础。
韦跃之说,艾草的产业链中,不论是种植、加工,还是产品的生产、销售都需要安置大量的就业岗位,艾草的进与出,近端在农村,远端在城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农民可以在家搞种植,也可以到城市工厂打工,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因此,一个大型的艾草企业,可以带动多个村庄的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在宛城区红泥湾镇红泥湾村南阳昊翔药业有限公司的制艾车间,到处是机器打绒、卷条、包装的声音,运输卡车出出入入,一片繁忙景象。附近村庄的农民农忙时,他们种庄稼也种艾草,农闲时,在这里计件打工。数十台机器同时运行,每天可以生产数万支不同规格的艾条。当地困难家庭的农民都可以在这里打工挣钱。
目前南阳百人以上规模的艾制品加工企业有70余家,艾草种植面积30万亩,发展艾草产品已达六大系列16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110亿元,培育出了像药益宝、绿莹艾草、昊翔药业、神农艾草、灸龙艾业、仙草药业等产值破亿或业内知名生产企业。建立健全了艾草产业扶贫基地,创建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商业合作模式,10多万农民从艾草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产业链中获得收益。南阳艾草在乡村振兴、文化回归、康养旅游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如今,南阳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艾乡”,艾草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南阳经济发展的新型支柱产业、农民增收新项目和对外交流新名片。
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医药事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启动,南阳艾产业在大健康产业中的独特优势凸显。艾条、艾柱、艾油、艾胶、艾皂、艾膜、艾包、艾绒护膝、护腰,以及艾灸器、艾灸床、艾灸桶等300多种艾制品迅速崛起,风靡全国,南阳品牌逐渐被市场认可。尤其是南阳宛艾品牌,近几年发展迅速,逐渐得到艾草市场的认知和认同。300多种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巴西、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伴随着宛艾的兴起,也涌现出诸多令人担忧的瓶颈问题,制约着南阳未来艾产业的发展。
当前的南阳艾草产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产品质量没有统一标准化,影响品牌的提升。同时,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南阳拥有80%市场占有量的全球最大艾制品加工基地和艾叶集散基地,但艾草企业多而不强,没有一家被消费者所熟知的龙头企业或上市企业,辐射效应也无从说起。另外,产品缺少研发创新。目前南阳市场艾叶的利用率≤75%,艾粉、艾杆的利用几乎为零,成本结构扭曲,资源浪费巨大,同质化高度重复,竞争趋于白热化。
在韦跃之看来,打响宛艾品牌,做强做大艾草产业是我们的追求。作为宛艾产业协会的会长,一直在寻找机会建立专业全产业链的南阳艾草产业园区,打下艾草发展的基础条件;建设并进行新一轮提档升级,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拉大产业框架,培育艾草品种,提高艾草品质;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解决新一轮产业集聚,驱动各类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组合。同时,通过团结广大会员企业在自查自纠中,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不足,优化艾制品企业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去粗取精、迭代升级。在做大本土企业的同时,适当引入外部资本、优秀同业企业,“立”起南阳艾制品品牌的龙头。筹划各类中医药艾草专业节会,积极推介宛艾品牌,让宛艾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大放异彩。通过一、二、三产业相融合,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在乡村振兴当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打造南阳艾草产业辉煌的黄金发展期。
韦跃之说,目前,南阳艾草产业刚刚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产业链会更加细化,市场也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特别是艾灸产业,未来5-10年就将是一个千亿级的产业市场。因此,艾草行业必须加快发展步伐,积极进行医药创新,聚焦当代大健康产业,努力将专业化资源,融入全景化生态和国际化视野,以服从国家产业大局,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实现人类健康的伟大使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