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 黄鞠:水利先驱 福泽百姓

他辞官入闽,推广中原先进农耕技术,完善农业设备,造福百姓,其修建的灌溉水利遗址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黄鞠(569-657年),字玄甫,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官至隋朝谏议大夫,是闽东有史料记载较早的文化名人之一,被誉为“中国隧道水利第一人”。他历经十余年,在霍童兴修水利,灌溉耕地面积达数千顷,使霍童成了宁德“粮仓”。黄鞠水利工程遗址在2017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霍童镇坐落在福建八大水系之一的霍童溪畔,溪水有声,历史有音,一千四百年前,一代明贤黄鞠,辞去隋朝谏议大夫之职,挂冠携眷入闽,择居宁德霍童,开启了他两袖清风、造福百姓的另一段人生。他一生功绩,如同镌刻在石桥黄鞠故里的两幅长联:“忠谏著隋朝万古英名垂史册,肇基兴霍地千秋俎豆荫乡闾”“立石桥兴水利千秋伟绩,开龙腰凿蝙蝠万代昌荣”,为世人传颂。

入闽定居霍童前,黄鞠及其父黄隆均系隋朝重臣。黄隆为左班大学士,官至西都留守,黄鞠为谏议大夫。这对父子为官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廉洁守正。

隋炀帝在位时,贪逸残暴,滥用民力,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征发数百万民夫开凿南北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筑西苑,建离宫,修长城,赋役繁重,民不聊生。隋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欲再征高丽,命群臣征役,开太行道以行军。黄鞠和父亲进宫面谏止伐,隋炀帝大怒,以妄言谤君之罪,将黄隆廷杖下狱。

黄隆深知昏君无道,遂决意以死明志。他在狱中告诫黄鞠等子弟,远避他乡,另择为民之事,让黄鞠用地理、水利知识造福于民。不久,黄隆遇害,黄鞠遵父命,辞官携眷属入闽,择居宁德霍童石桥。

霍童溪南北两岸有着一片千顷土地的三角洲,虽然霍童溪水近在咫尺,但由于岩岸较高,而且还隔着一座山梁,百姓望水兴叹。黄鞠原籍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的中原地区,他牢记其父嘱托,决定推广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生产,造福百姓。

定居霍童后,黄鞠开始兴修水利,在霍童溪南岸开始了一项斩龙腰通水道的工程,历尽艰辛,百折不挠。据说当时开凿隧道的办法是将柴片堆放在岩石上焚烧,待岩石烧至高温时,用冷水浇石,使岩石因热胀冷缩而暴裂,再用钢钎铁钻一点一点敲撬。仅“龙腰渠”,黄鞠就带领民众干了九年之久,终于凿出了一条一米多宽、数米深的水渠来。不仅老百姓有了生活用水,而且万亩良田得到了灌溉,滋养了一方的百姓。而后,黄鞠又开始着手霍童溪北岸的水利工程,用火烧水浇的方法,历经多年,凿出了“度泉洞”,溉千顷田。

当时,黄鞠把从中原带来农业先进技术进行了大力推广,利用农田间作套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效益,而水利的开发利用促使霍童溪两岸荒凉贫瘠的土地成了万亩沃土,霍童也因此成为农耕时代方圆数十里的经济中心。

黄鞠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务农时勤勉重道、心系民生福祉,不仅为霍童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艺,还将中原文化和纸扎、铁枝、线狮、高跷等民间技艺传授给当地民众。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之日,这个时节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黄鞠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灯会活动,白天表演高跷,傍晚举行纸扎、铁技、线狮、舞龙等游艺,形成了霍童“二月二”灯节。灯节经千年传承,流传至今,形成了现今享誉八方的霍童“二月二”民俗灯会。其中,“霍童线狮”“霍童纸扎”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鞠十分重视教育,他认为,做人第一,道德至上。读圣贤书,为的是懂得“礼义廉耻”。他不但严教子女后代,还带动其他乡亲子女读书。黄鞠告诫后人,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强技,以“礼义廉耻忠孝”之道立人。黄鞠择居霍童时,膝下有二女丹鸾、碧凤,二女深受父亲为老百姓谋利益、办好事、艰苦创业精神的影响,帮助父亲筑湖凿洞,兴修水利。丹鸾终身未嫁;碧凤大龄嫁给孙姓人家,亦留在父母身边,继续帮助其父完成水利大业。丹鸾、碧凤百年之后,黄姓后辈将她们合葬一处,取名“姑婆坟”。后人特建“姑婆宫”以祭祀先贤,启迪后人孝廉为本,百姓为上。

黄鞠一生光明磊落、孝廉两全,形成了黄氏家族的家风祖训:“忠心报国,终身为民;尊宗敬祖,以孝为先;尊师重教,仁德并存;敬老爱幼,和睦待人;热爱家乡,邻里相依;耕读为本,家和兴业;择善而交,谦和礼让;毋欺毋骗,毋偷毋盗;毋贪毋懒,毋淫毋赌;自食其力,洁身自好”。

黄氏祖训通过一代代的言传身教,深入到每个后人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黄氏后人。读可知天下事,勤可创天下业,廉可得众人心,孝可循世俗风。不论今世后代,都应秉承祖宗训诫,做个孝廉两全之人,引领崇德向善的时代风尚。

天边浮云聚散,身边花开花谢。黄鞠留下的孝廉家规家训历久弥新,从而汇聚成一股强劲的力量,引领着一方百姓的新时代道德文明实践,助推党风政风民风向上向善。

黄鞠为官,心忧百姓,敢于直言进谏为民请命,面对无法改变的隋炀帝朝廷腐化之风,不愿同流合污,毅然辞官,不远千里择居霍童;历经十多年,开凿水利灌溉万亩良田,造福万家。他一生勤勉重道,行孝守廉,以好家风涵养了霍童一方的民风、社风,其孝廉典范、为民风范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黄鞠以清廉为镜鉴,造福百姓、泽被苍生,它昭示今天的我们要心怀民生福祉、廉洁做事、清白做人,以勤劳朴实、守正创新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黄祖忠)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