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了现年69岁的“孝贞”在医院被29岁的男护士性侵的故事,孝贞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决定报警。然而,警察和周围的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孝贞”被污蔑是老年痴呆患者,法院也以年龄悬殊、事件的偶然性不足为由驳回了拘捕令。然而“孝贞”并没有因此屈服,决心鼓足勇气继续向前走。
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性侵司法案件大数据报告》显示:“在2014年至2017年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2017年审结的案数量几乎为2014年的两倍”。而2019年年初至年底,中国有判决记录的性侵犯案件共有9291宗,其中案约占61%。
数据的背后是无数受害者的惨痛经历。而在大多数的性侵犯案件中,女性受害者数量尤多。
不管是“滴滴顺风车主杀害女乘客”,还是“某公司高管性侵养女”,每一桩案件的背后都有着不容忽视的社会性别因素。
女性由于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压力,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面对此类侵害时,往往难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救。
无论是成年女性还是女童被侵害,都是对社会公理、公序良俗的挑战,都会引发人们强烈的愤慨和不满。但对于一些已近高龄的老年妇女,她们常常被视为是在此类案件中最不可能出现的一群人,也因此,她们成为最容易受到侵害且难以被关注到的部分。即使在性侵议题被广泛讨论的今天,她们仍然处于法律和舆论的边缘地带。
而聚焦于老年女性被性侵的韩国影片《老妇人》无疑为这一群体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平台。影片通过一位69岁的老年女性沈孝贞在被性侵后四处奔走上诉的事件展开,描绘了老年女性在此类案件中的尴尬处境以及社会对于老年人的特殊心理状态。今天,小编将通过这一影片剖析对于那些处于性侵事件背后的老年女性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
孝贞是一位69岁的老妇人,孩子们不在身边,为了生计依然在到处给别人打工,而差不多年龄的书店老板东根早年丧妻,只有一个儿子,但儿子也不常在身边。因此,孝贞作为护工长居在东根家里,为他收拾家务。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东根渐渐喜欢上孝贞,并在得知孝贞的遭遇后不断地帮助她,但在这种境遇中,同为老人的东根也是无力的。被质疑的孝贞决心即使这条路再难,也要勇敢地走下去,为自己寻回正义。通过影片《老妇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老年女性所处的困境: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常常被框定在一套被审视甚至是被定义的价值体系之中,是被看的第二性,而男性往往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观看者和凝视的第一性。一旦女性出现某种“行为偏差”,就容易遭受各种舆论的抨击与非议。这种由男权主导的体系使得女性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严重限制了女性的主体意识。
尽管影片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剖析老妇人受到侵害后的心境变化,但导演有意地去表现了这种被男性凝视的女性形象,使得观众能够直接感受到女性面临的性别困境。
影片中多次呈现和提及孝贞的身材、衣着。泳池中孝贞的皮肤白皙、身材匀称,被同游的人说身材像个小姑娘;男警官询问时会说衣品不错;年轻的女护工会说孝贞不像个老人,甚至是被性侵前,加害者也是不停赞美孝贞的腿……
这些话语无疑是将性侵的原因归结于孝贞打扮得不像个老人,才让年轻男性产生性冲动。这种将女性置于被凝视对象的价值观念,使得无论是年轻女性还是年老女性,都处于一种无形的、强大的压力之下。
当今社会中,老年群体往往被归为无性别者,认为老人是没有望和性能力的,甚至觉得“性”这个字与她们毫无关系。
因此,在警察看来,孝贞并不属于性侵案件的潜在受害者。警察不断地逼迫孝贞回忆事情的经过,实际上是在不断质疑性侵的真实性。一旦孝贞回忆出现任何问题,便怀疑其有老年痴呆,要求她去做测谎和痴呆测试。在影片中,尽管孝贞拿出了证据,当被加害者污蔑说双方自愿,孝贞也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是被性侵的”。
警察夸赞孝贞衣品好,潜意识里却认为老年人不应该是这样子的。孝贞反驳道:“上了年纪,穿的寒酸就会被无视,觉得好惹,然后被骚扰被欺负,穿成这样,您觉得我安全了吗?”这是一种对于现实深深的无力感和面对警察质疑的愤怒。这种刻板成见使得老年人在性侵事件中往往处于“失语”的状态,因为即使说出来,也很难被人所相信,这就进一步强化了老年人的弱势地位。
福柯的话语理论认为“话语即权力”,话语、知识、权力密不可分。知识带来权力,权力是影响话语最重要的因素。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老年人由于学习能力下降等原因,难以跟上技术的步伐。他们不仅无法再在生产劳动中提供一定的价值,甚至需要占用更多的社会资源,这使得他们的社会角色不断趋向边缘化,舆论场上的话语权也渐渐被削弱。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因为离异、丧偶而独居的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情感需求也愈加容易被忽视。在影片中,孝贞不仅子女不在身旁,还患有轻微的抑郁症。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和年轻人一样去打工赚钱。
同样的还有与孝贞住在一起的书店老板东根,他早年丧偶,与儿子感情不和。于是他将情感诉求寄托在孝贞身上,通过日常的陪伴来获得慰藉。他支持孝贞去维权,为她四处寻求帮助。但同样地,他也处于一种几近“失语”的状态。他为孝贞向警察申辩,却被警察搪塞敷衍;他去找加害者进行谈判,用请求的语气也没能换来对方的一句回应;他希望身为律师的儿子能够帮助孝贞,儿子却劝他不要多管闲事。
在这种忽视的背后,也包含着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偏见与歧视。影片有两处直观地反映了这种现象,一是孝贞质问警察“如果我是年轻女子,他会被逮捕吗?”,二是老人东根在便利店吃完东西后,因为着急办事忘记收拾桌子而被便利员指责“这国家需要分类处理的不光是垃圾”。
老人在社会上的尴尬处境一直存在,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出现在影片中,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疫情期间大连老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出示健康码而被拒乘公交地铁。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带现金交医保,却被告知只能用手机支付,满脸无助。
而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假靳东”事件中,许多无法从亲人身上获得情感满足的中老年妇女因迷恋短视频平台上的“假靳东”而被子女和周围人视为怪异,甚至被污名化。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无数难以紧随社会发展步伐的人群。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说过现代化过程中最普遍也是绝对不可避免的趋势,就是助长一种年轻的文明。在这种文明里,老年人不再是受尊敬的对象,年高也不能成为受尊敬的理由,这种情况是人们所恐惧的,却又是在慢慢走进。
在性暴力事件中,女性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但社会上的看法常常会因为女性的年龄不同而有所变化。
同样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关于性侵的电影,影片《素媛》和《老妇人》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素媛》讲述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上学路上遭遇性侵的故事。素媛是不幸的,但她同时也是幸运的。在《素媛》中,当女孩受到侵害的事情一出,社会舆论基本上全部倒向素媛一方。素媛的父母想尽各种办法救治女儿,让坏人得到严惩,也有心理援助的治疗师帮助素媛走出阴影,更有许多好心人纷纷帮助素媛一家伸张正义,现实中韩国更是因为这个事件制定了相关法案。
在《老妇人》中,老人孝贞只能默默承受性侵带来的伤害。她不敢轻易将这件事告诉别人,即使鼓起勇气去报案,警察给她的第一个反应却是难以置信,就连同居的老人东根也曾怀疑过她,东根的儿子更是觉得她私生活混乱,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也只会说“你怎么不小心一点?”就连人证、物证俱在,测谎仪测试也没有问题,孝贞还是无法证明自己被性侵,法院最终还是以“年轻男子性侵年迈女子的可能性太低”而不能立案。据《老妇人》导演林善爱的调查,在韩国成功提出控诉的年长性侵受害者只有1%。
面对同样的遭遇,老人收到的只有冷漠和歧视。故事的结尾,孝贞只能通过将自白书放到天台,任风吹落的方式去搏取最后一点点希望。伊藤诗织曾在《黑箱》中写道:“若始终保持缄默,它所姑息的恶果,就会如照镜子一样,反映在我们今后的人生中。”
“驱使我写下这故事的,是深深的无力感。”导演林善爱如是说。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一个普遍性现象和趋势,就中国而言,2019年11月下旬,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口预测显示,2030年、2040年、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分别达到3.71亿人、4.37亿人和4.83亿人。
而影片中上演的故事,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现实。老年女性在面对性侵事件中的艰难处境,不仅是社会性别建构的不合理,也是社会传统道德中存在的烂疴。
影片《老妇人》勇敢地迈出了为受害老年人发声的第一步,它在呼吁我们关注性别议题的同时,也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老年群体。对于如何揭开这个隐秘的角落,帮助“沈孝贞”们走出困境,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