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翻开一本介绍欧洲金球奖的历史书,里面会清楚地告诉你,意大利的第一个金球先生是1961年的西沃里。他是从阿根廷来到意大利的移民,虽然祖辈也曾是亚平宁半岛的原住民,但在岁月的变迁之中,身份认同这件事变得微妙而青春。
在大多数意大利球迷的内心深处,詹尼-里维拉才是真正的初代金球先生,他在这里出生、成长最终征服了绿茵场,这种与生俱来的归属感,是“雇佣军”无法替代的。
1949年11月,当时的意甲霸主都灵队不幸遭遇空难,整支球队的精英悉数殒命,由于当时蓝衣军团就是以这支班霸球队为基础,所以意大利国家队在一夜之间丧失了竞争力。
本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足球人才很多都上了战场,能活下来已经算是万幸,战后即便是曾经的足球强国,在那时人才储备也算不上充裕,至少还要一代人的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结果因为这次空难,意大利队遭遇“双杀”,整个50年代他们几乎从欧洲列强的版图中消失了。即便多数时候还能出现在世界杯赛场,却已经从两连冠的王者变成小组出局的陪跑者。
不过当时间来到上世纪50年代末期,1940年之后出生的球员们开始崭露头角,意大利足球慢慢走出了之前的阴霾。这批人包括了里维拉、桑德罗-马佐拉、法切蒂、里瓦等天才,这其中1943年11月出生的里维拉成名最早,在15岁零10个月的时候就登上了意甲的赛场。
尽管处在“幼兽期”,还身在家乡的小球队,但里维拉鲜明的特质,依然吸引了尤文和米兰等豪门的关注。他是那种天赋肉眼可见的中场潜力股,技术能力出众,对于皮球的掌控感似乎与生俱来,未成年的时候就能看出大师风范。
不过作为中场球员,他的身材略显单薄,在对抗和速度能力上的缺失,也让一些球队没有下决心将他挖走。但米兰这边的话事人慧眼如炬,红黑军团最终在16岁的时候带走了这名意大利的希望之星。
令人惊讶的是,在1960年春季,刚满17岁的里维拉居然成为了米兰的主力中场。要知道那时候红黑军团就是意甲乃至欧洲的顶级豪门,在任何时代如果一名球员没满18岁就能成为豪门的主力,其能力算是尽在不言中。
我们往往喜欢用“横空出世”来形容亮眼的少年天才,在那时里维拉配得上这个华丽且震撼的词汇。在各路媒体的笔下,他成为了备受瞩目的“Golden Boy”,“金童”的名号也成了他一生的标签。
从1960年正式加盟球队,到1979年意甲夺冠后退役,里维拉几乎将在自己全部的职业生涯都奉献给了红黑军团。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他有12年都是球队的队长,也可以说是定海神针,所以用“引领”这个词来形容里维拉的米兰时代,似乎并不过分。
不过从竞技层面来说,里维拉的米兰生涯始终伴随着矛盾的博弈。他出道的时候恰逢链式防守在意甲赛场初露锋芒,米兰的功勋教头罗科正是此道中的教父级人物,所以球队的资源要往防线上倾斜。
但前文已经提到,里维拉是大师型中场,或者说是经典的10号位,他又没有齐达内那般出众的身体素质,在这样的球队应该会比较挣扎。
事实上在罗科刚到米兰的时候,他跟里维拉之间确实因为攻守平衡的问题产生过嫌隙,但根据里维拉后来透露,分歧很快就消除了,因为想要拿下比赛还是得进球,否则最多就是平局。
在里维拉看来,米兰能在上世纪60年代创造辉煌,拿下两次欧冠冠军和两次意甲冠军,攻击线上的四五名球员更为关键。他认为舆论太过于强调球队的防守体系,忽略了他们强大的锋线。
事实上里维拉也正是攻击线上的定海神针,他不仅能时刻为队友输送炮弹,自己也是令人的胆寒的终结者。在联赛中只要状态正常,他每年都能奉献7-10球,因此也成为了意甲历史上进球最多的中场球员。
虽说进入70年代之后,外部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米兰也长期无缘意甲冠军,但里维拉一直选择坚守,即便连续3年屈居联赛亚军也没有灰心丧气。最终在1979年率队拿下了第10个意甲联赛的冠军,随后带着荣耀宣布挂靴。
在意大利国家队,里维拉的权重似乎不如马佐拉和法切蒂,比之里瓦和阿纳斯塔西等人似乎也没有优势,但我们看待问题必须要全面。
里维拉这一代本土精英是在1966年世界杯溃败后才走向时尚,如果没有伤病的话,他本人就是当时意大利的头号组织者。至于他跟里维拉的10号位之争早些年并没有被放大,1968年欧洲杯半决赛,正是他和马佐拉共同带伤(病)作战,才没有让苏联人在家门口击溃他们。
可惜由于伤病,两场决赛(首战打平之后直接重赛)他都没能赶上,而马佐拉和里瓦在次回合及时复出并帮助球队取胜,所以这个冠军更多记在了他们的头上。
至于1970年世界杯上的风波,相信资深球迷都有耳闻,意大利队主帅瓦尔卡雷吉无法抉择,在关键比赛中让冲击力更强的马佐拉踢上半场,技术能力和控制力更好的里维拉踢下半场,最终收获了亚军的成绩,可惜里维拉的权重被削弱,无法完全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但我们不能因为教练的所谓“战术牺牲”就弱化里维拉的地位,事实上从1962年世界杯开始,18岁的他就已经能为蓝衣军团在世界杯中出场。他跟马佐拉之争其实不算因为“同质化”,恰恰是某些异化的特征让教练更喜欢马佐拉,但这都是偏好问题,并不能分出孰高孰低。
所以我们虽然不能说里维拉是那个时代意大利队的引领者,但他的核心地位必须得到承认。从18岁到31岁,他为蓝衣军团奉献了一切,拿到了1次欧洲杯冠军和1次世界杯亚军。
大约从1962年开始,一直到1972年前后,里维拉都是金球奖榜单上的常客。当他的个人状态和球队成绩同时达到巅峰的时候,往往能占据金球前5的位置,即便有所欠缺也能成为前10名。
不过60年代巨星辈出,每一年的情况都变幻莫测,想要击败所有人的难度很大。对于里维拉来说,最好的机会就是1963年和1969年,因为他以核心身份拿到了欧洲冠军杯的冠军。
可惜1963年雅辛凭借下半年的表现完成反超,里维拉最终功亏一篑,不过20岁的球员能拿到这样的高度,已经与罗纳尔多和梅西无异了。
终于在1969年,他扫清了一切“障碍”,力压意大利队的队友里瓦登上巅峰。这也让他成为了第一个在意大利出生的金球先生,也将灵魂舞者的传说推向了最高潮。
如今里维拉的金球奖陈列在米兰的荣誉室中,也许看客们会在范巴斯滕或者舍瓦、卡卡等人的奖杯前驻足更久,但如果你了解过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也许内心会多出一份敬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