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于涛

中国著名长号演奏家于涛

于涛9岁开始学习钢琴,15岁学习长号、1978年17岁成为当年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唯一的一名长号专业学生,之后跟随我国著名长号演奏家朝再玉学习长号,后又师从俄罗斯教授伊万·彼得诺维奇。同年学习吉他师从辽宁乐团著名吉他老师张克维先生,之后1979年随中国轻音乐团裴成哲先生继续学习深造,1982年大学毕业,于涛被分配到了大连歌舞团。1999年出版长号CD 个人专辑,2010年慰问中国住南苏丹非洲维和部队,2011参加沈阳万豪巅峰音乐会(全部国内一线年在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成功的举办长号独奏音乐会。近年来创办《大连梧桐苑音乐味道空间》以成为大连音乐届的一张名片。

甄子丹全新电影《天龙八部之乔峰传》亮相戛纳电影节 强势开启“中国武侠宇宙”

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情报技术大队三级警长于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原标题: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情报技术大队三级警长于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情报技术大队三级警长于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委员会纪律审查和扬州市江都区监委监察调查。

于涛,男,汉族,1983年5月出生,山西临汾人,大学本科学历,2004年6月加入中国,2005年8月参加工作。

2006年12月起,历任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科员、二级警员、一级警员;

新年第一梗一个有味道的梗九转大肠

最近,九转大肠的梗在网上火了一把。一时间,网上充斥着各种九转大场的表情包!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九转大肠。九转大肠是一道菜。始创于清朝光绪初年济南九华林酒楼的老板。

进一步完善。许多名人在这家酒楼设宴时都会准备一道“红烧大肠”。一些文人品尝后,觉得这道菜果然与众不同,别有风味。为了迎合店家“九”的习惯,并称赞师傅做这道菜像道家的“九丹丹”一样一丝不苟,便将它改名为“九丹丹”。“大肠九转”。

该表情包取材于2012年美食节目《顶级厨师》第一季的比赛场景,一位选手做了鲁菜九翻大肠的名场面。

当时的评委有曹可凡、李宗盛、刘亦凡、范甜甜。这个梗的主角之一就是曹可凡,也就是被各大平台玩烂的曹可凡。

比赛环节,每位选手烹制九转大肠的名菜。第一位选手准备好后,将其呈现给评委们征求意见。曹可凡尝了之后,还不是很满意。原因是他这道菜用的太多了,失去了大肠原本的味道。

经过一番激烈的烹调,第三位主角九转大场登场了。经历了上届选手的平庸之后,评委们对于涛的菜品充满了期待。于涛简单介绍完,曹可凡就在大肠外面切了一点尝了尝,还没吃多少就吐了出来。

原来,于涛吸取了上一届选手的教训。煮大肠的时候,他放入清洗大肠的水,收汁,让大肠的味道保留了原汁原味!可以说九转大肠发挥到了极致!

赛后于涛虽然未能晋级,但他神奇地笑着说“值得”,给网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件事发生在2012年,为什么到了2023年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表情包?这就是互联网,它能让N年前的东西瞬间火起来。但是我觉得这个表情包的出现和现在的热点有关。

于涛依靠自己的防守,在上一届选手防守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想想今年被宠坏的各路高手。他们最初的言论和判断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但后来,他们根据人民的意愿改变和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尝过!

2022齐鲁最美青年|于涛:扎根南水北调工程一线的“齐鲁工匠”

原标题:2022齐鲁最美青年|于涛:扎根南水北调工程一线齐鲁最美青年|于涛:扎根南水北调工程一线的“齐鲁工匠”

(记者 葛婷婷) “凡事走在前头,努力做好表率”,在最危险的地方,在最艰苦的作业场所,都能找到于涛的身影——这是他为南水北调双王城水库工程建设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缩影。

他扎根南水北调工程一线年,由一名普通泵站运行工成长为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现任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胶东管理局双王城水库管理处技师。由于业绩突出,先后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技术能手、全国水利技能大奖、齐鲁工匠、山东省“最美水利人”、全国农林水利气象系统“绿色生态工匠”等荣誉。他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技术革新5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8项,磨砺匠艺、创新匠技、培育匠才,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于涛全程参与南水北调双王城水库工程建设。开工前期,在专业不对口、对工程建设不熟悉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学习规程规范,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用了一周时间,先后编制了规章制度、施工技术要求30余份,撰稿四万余字,给予工程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持。作为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他狠抓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不论严寒酷暑,紧盯施工一线,保障工程顺利完工,工程荣获2019-2020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通水运行后,缺少有经验的运行管理人员,想借鉴前人的经验难度很大,他身先士卒,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培训考试,每次厂家来现场维修调试设备,他都倍感珍惜,全程跟踪学习,刨根问底,直至彻底掌握,不分节假日,不论周末,主动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全程参与维修调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积极请教相关设备日常维护、操作使用注意事项,时时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

他带领班组保障调水安全运行3100多天,累计调水入双王城水库2.5亿m³,为城市生活、工业用水、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6年、2017年,于涛连续两年取得山东省泵站运行工技能大赛第一名,2017年10月取得第五届全国泵站运行工决赛第四名,创造山东省选手历史最好成绩。因工作业绩突出,7次被授予山东省南水北调“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被公司评为“十佳标兵”员工。

2019年10月,“于涛创新工作室”成立。“成立创新工作室的初衷,就是想着积极开拓创新,并能将创新成果用于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之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为南水北调事业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于涛表示。

据悉,在2020年,于涛创新工作室重新对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涵盖了胶东局全体54名职工,并且秉承全员参与的工作原则,根据不同专业分工,将创新工作室成员划分为土建专业组、机械专业组、电气专业组、自动化专业组、安全监测专业组、综合创新专业组6个专业工作小组,具体承办岗位创新项目的研究、实施、成果展示等工作,荟聚团队智慧。

2021年11月,工作室正式更名为“齐鲁工匠创新工作室”,切实发挥齐鲁工匠典型引领和带头示范作用。工作室成立至今,共发表论文30余篇,申报创新项目50余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8项,创造经济效益一百余万元,显著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

“有句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和同事们共同探索更多创新形式,创造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共同参与、一起进步,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于涛的带动引领下,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技能人才水平得到飞速提升,公司先后有192人获评全省农林水系统优秀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成果先进个人,3人获得“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0人获得技师资格,18人获得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水利技术能手称号,3人获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1人获得“山东省职工创新能手”,2人获得省农林水系统五一劳动奖章。

虽然获得了一定的荣誉,但他从不自满,时刻告诫自己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一定要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努力奋斗,成绩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动力。

“凡事走在前头,努力做好表率”,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在努力实践。凡是难干的工作,于涛永远走在前头,在最危险的地方,在最艰苦的作业场所,你都能找到于涛的身影。水泵机组水下部分检查、泵站机组大修,都是由他组织开展,面对漆黑的流道层,谁都不愿意第一个下去,他二话不说,拿起手电,穿上雨靴,第一个走下去,得到一手资料,总能让他欣喜万分,虽然出来后已经是满身污泥,但是他从不抱怨。

“2009年9月8日,怀揣梦想,步入南水北调,转眼间,已是十一年,十一年后的今日,坐到了一群‘神人’旁边,感觉自己还是那么的渺小,在他们面前,我那点成绩不值一提,再不突破,就被淘汰了!一生一技,一技一生,不求职位高低,但求技艺精湛,希望自己能够走得更远!”2020年9月8日晚,于涛在自己得朋友圈写道。

2022年,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于涛不骄不躁,继续发挥他的技术优势,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言传身教的实际行动,继续耕耘、继续跋涉、继续奋斗,用智慧和汗水为南水北调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药监跑出“山东速度”

本报济南讯 “2022年,我省获批一类创新药3个,占全国六分之一。同时,‘变不可能为可能’,促成第一个跨国医药公司阿斯利康落户山东;成立党员突击队驻企服务,7天内帮助抗原检测试剂产品完成了从临床试验直至生产的全过程,跑出了药监‘山东速度’。二类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时限分别由60个、20个工作日缩减至30个、5个工作日,为全国最短。”日前,在全省药品监管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省药监局局长于涛介绍。

去年以来,全省药监系统扎实开展“三大工程”“三大计划”,统筹做好安全与发展两篇文章,守牢药品安全与队伍安全两条底线年在全国药品安全考核中被评为A级等次。扎实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连续两年办案量居全国第一,移送案件量居全国第一。作为监督检查板块(GDP部分)唯一迎评省局,协助国家药监局顺利通过世卫组织疫苗监管体系评估。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被评为国家药监局智慧监管典型案例。在全国率先组织药品检查员职业技能竞赛,与检验比武、办案竞赛构成“三大比武”体系,比学赛干,创优夺旗。成功举办首届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大会、药物警戒生态建设论坛。

另外,4人当选国家药典委委员,新增数居全国第一,零缺陷通过国家狂犬疫苗批签发授权的现场评估。省食药审评查验中心新增国家级检查员26名,增量居全国第二。省器械检验院主导制定了我国首个医用输液器具国际标准,成为全国医疗器械包装材料标准归口单位。建立实施“三通道”审批、重点园区联系点、重点项目跟踪、常态化咨询服务、示范引领等“五项机制”,单独或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医疗器械16条”“化妆品21条”“药品流通28条”,密集开展“送政策进园区”活动,成体系、成规模提供政策利好和优质服务。全年获批新产品132个,保持全国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防疫药械紧缺现状,省药监局超前预判、精准应对,第一时间成立保供保质领导小组和两个工作专班,向每一家重点保供企业派出驻厂帮扶工作组,不讲条件、不计困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帮助企业解难题、快申报。15天内,全省退热类药物产能提高3倍,日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治疗类中成药日产能提高1倍;抗原检测试剂日产能提高1.7倍,占全国十分之一。省药监局作为国家药监局唯一推荐单位,在市场监管总局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介绍了“山东经验”。

本报济南讯 “2022年,我省获批一类创新药3个,占全国六分之一。同时,‘变不可能为可能’,促成第一个跨国医药公司阿斯利康落户山东;成立党员突击队驻企服务,7天内帮助抗原检测试剂产品完成了从临床试验直至生产的全过程,跑出了药监‘山东速度’。二类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时限分别由60个、20个工作日缩减至30个、5个工作日,为全国最短。”日前,在全省药品监管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省药监局局长于涛介绍。

去年以来,全省药监系统扎实开展“三大工程”“三大计划”,统筹做好安全与发展两篇文章,守牢药品安全与队伍安全两条底线年在全国药品安全考核中被评为A级等次。扎实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连续两年办案量居全国第一,移送案件量居全国第一。作为监督检查板块(GDP部分)唯一迎评省局,协助国家药监局顺利通过世卫组织疫苗监管体系评估。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被评为国家药监局智慧监管典型案例。在全国率先组织药品检查员职业技能竞赛,与检验比武、办案竞赛构成“三大比武”体系,比学赛干,创优夺旗。成功举办首届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大会、药物警戒生态建设论坛。

另外,4人当选国家药典委委员,新增数居全国第一,零缺陷通过国家狂犬疫苗批签发授权的现场评估。省食药审评查验中心新增国家级检查员26名,增量居全国第二。省器械检验院主导制定了我国首个医用输液器具国际标准,成为全国医疗器械包装材料标准归口单位。建立实施“三通道”审批、重点园区联系点、重点项目跟踪、常态化咨询服务、示范引领等“五项机制”,单独或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医疗器械16条”“化妆品21条”“药品流通28条”,密集开展“送政策进园区”活动,成体系、成规模提供政策利好和优质服务。全年获批新产品132个,保持全国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防疫药械紧缺现状,省药监局超前预判、精准应对,第一时间成立保供保质领导小组和两个工作专班,向每一家重点保供企业派出驻厂帮扶工作组,不讲条件、不计困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帮助企业解难题、快申报。15天内,全省退热类药物产能提高3倍,日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治疗类中成药日产能提高1倍;抗原检测试剂日产能提高1.7倍,占全国十分之一。省药监局作为国家药监局唯一推荐单位,在市场监管总局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介绍了“山东经验”。

明察暗访!山东省药监局局长督导调研

近日,山东省药监局组成五个督导检查组,由省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涛,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炳勇,药品安全总监王新建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分别带队,对全省节日期间药品质量安全、涉疫药品保质保供情况及新冠疫苗流通质量监管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此次督导采取明察暗访、“四不两直”的方式,在济南分别对华润山东医药有限公司、山东宏济堂制药有限公司、漱玉平民经十路胜利大街店、方成大药房解放桥店、燕山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燕山社区预防接种门诊等进行实地督导。现场查看了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人员制度管理、冷链设施设备、进货验收、储存养护、陈列摆放、拆零管理及疫苗追溯等方面质量管理情况,并对节日期间涉疫药品供应情况进行调研。

于涛对华润山东医药有限公司、漱玉平民大药房有限公司等重点保供企业在全省疫情防控药品供应保障中党建赋能、保质保供的做法及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企业管理、储运、销售人员的辛勤努力和付出表示诚挚感谢和慰问。她强调,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和工作重心的调整,群众对防疫药械需求大幅提升,全省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要站在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和供应的高度,坚决扛牢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守牢守好药品质量安全底线,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

截至目前,省局各督导检查组已完成对济南、淄博等8个地市13个县(市、区)的督导检查,共检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使用单位及新冠疫苗接种单位45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已及时移交当地药品监管部门调查处理并督促整改。(来源:山东药品监管)

魏宏新到华山街道调研宣传文化工作_历城区_大众网

1月30日上午,历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魏宏新到华山街道调研宣传文化工作,区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金陪同,华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于涛,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强,党工委副书记张英华,人大工作室主任孙立伟,宣传科、文化站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于涛结合华山实际,围绕华山未来发展定位“四个华山”,即康养华山、文化华山、智慧华山、生态华山的打造,搭建“1+1+4”工作体系,组建一套工作专班、提升一个平台载体、依托“印象华山”“中华美德大讲堂”“文化产业孵化基地”“文化展览馆”等四个文化项目,全力构建“大文化”发展格局等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

魏宏新充分肯定了华山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和在历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围绕“一山、一河、一城、多圣人”,对华山未来文化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寄予殷切厚望。

下一步,华山街道将切实增强做好文化华山的“内生力”,紧密对接市区要求,深挖华山文化根源,打造“黄河之魂、华山之根”的文化样板,构建大文化发展格局。(通讯员 王军华)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受近期低温严寒天气影响,卧虎山水库东侧水面出现封冻现象。从空中俯瞰,冰面从东侧岸边向西延伸至湖心岛,裂痕在冰面上延展开去,仿佛大自然在作画,封冻面积约5万平方米。[详细]

山东省药监局开展督导检查 加强节日期间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近日,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成五个督导检查组,由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涛,省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炳勇,药品安全总监王新建及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分别带队,对全省节日期间药品质量安全、涉疫药品保质保供情况及新冠疫苗流通质量监管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加强节日期间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

此次督导采取明察暗访、“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其中,由于涛带队的检查组在济南分别对华润山东医药有限公司、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漱玉平民经十路胜利大街店、方成大药房解放桥店、燕山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燕山社区预防接种门诊等进行实地督导,现场查看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人员制度管理、冷链设施设备、进货验收、储存养护、陈列摆放、拆零管理及疫苗追溯等方面质量管理情况,并对节日期间涉疫药品供应情况进行调研。

于涛对华润山东医药有限公司、漱玉平民大药房有限公司等重点保供企业在全省疫情防控药品供应保障中党建赋能、保质保供的做法及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企业管理、储运、销售人员的辛勤努力和付出表示诚挚感谢和慰问。她强调,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和工作重心的调整,群众对防疫药械需求大幅提升,全省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要站在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和供应的高度,坚决扛牢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守牢守好药品质量安全底线,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

截至目前,山东省药监局各督导检查组已完成对济南、淄博等8个地市13个县(市、区)的督导检查,共检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使用单位及新冠疫苗接种单位45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已及时移交当地药品监管部门调查处理并督促整改。(齐桂榕 赵洪涛)